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行情 > > 内容页

信息:我国为何不接收难民?不是我们国家不仁慈,而是历史的教训太惨痛

来源:盛放的灿烂 发布时间: 2023-05-29 13:59:38

我国自古以来就素有“礼仪之邦”的称号,不仅懂得仁义,讲求礼仪,同时还有富足的国力和光辉的文明。


(资料图片)

不过我们也有一句话流传至今,那就是“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”。

按理说中国是一个礼仪大国,为何在对其他民族的态度上如此不友好呢?

其实这也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吸取的教训,在过去我们为了体现大国的包容性,也曾经吸收一些外来的民众,可是这却给当时的稳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。

所以不仅古人留下了“其心必异”的训诫,如今的中国也对这句话引以为戒。

如今中东、非洲等地区因为战火和动荡,让许多的当地百姓流离失所。

而国内已经不许他们安居乐业,所以这些人只能选择出国、偷渡等方式来到了其他国家。

而颠沛流离的他们也被授予了新的称号——“难民”。

很多欧洲国家为了标榜自己的“大国情怀”,决定以一副开放的姿态接受这些难民,不过中国却对此不做表态,也不许难民进入中国。

按理说中国如今是一个富有、文明的国度,接纳一些难民对中国的总体看起来不会造成什么影响,那么为什么中国却一改仁爱的态度,拒绝接受这些可怜之人呢?

其实这就和咱们开头所说得那样,我们的国家是充分吸取了过去的教训。

外来的动荡

实际上历史上中国因为一些原因,确实接纳过一些外来人口,并且训诫他们要安分守己,并给予他们土地和房屋,让他们同汉人融合,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。

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同汉人这般富有教化,中国人深知汉化归顺的重要性,可是这些外来的民族并不这样想。

随着司马氏窃取了曹魏的政权,中原地区来到了一个风流桀骜的年代——晋朝。

晋朝在历史上分成东晋和西晋,而朝代的分裂正是源自于这些外族人。

我国进入魏晋时期后,天气逐渐转冷,而北方的民族往往以游牧和渔猎为生。

天气的恶劣给这些民族带来了不小的影响,由于没有丰富的草原资源,于是这些胡人开始南下,同中原的汉人融合。

当时的统治者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,他们把这些归顺的部族安置在北方的边境地区,并且派官员对他们进行管理与教化,让他们从事农耕,讲汉语、识汉字,朝着文明的旅途前进。

而这些外族人确实也全盘接受,以学习汉文化为最佳,可是在他们的心底,虽然他们已经不再使用自己的本土语言,却仍然有一颗不安分的心。

当时的外来民族主要有5个,分别是胡、羯、鲜卑、氐、羌。

他们凭借着汉族政权对他们的包容,和自身身份的不同,打着团结的旗号开始聚集力量。

此时的西晋政权也开始出现不稳定,随着“八王之乱”的爆发,不仅当时的司马氏权贵们想要人人分一杯权力的羹汤,同时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,一些王族开始借着这些外族的力量帮助自己达到权力的顶峰。

而这些外族也是贼心不死,借着司马氏的力量不停为自己的队伍添砖加瓦。

到了最后,干脆直接脱离司马家的控制,纷纷南下入中原,试图取代西晋政权。

若只是想取而代之还罢了,这些胡人在汉人的地盘上为非作歹,不仅大肆杀害汉人,而且胡人统治者还下令尊本族为一等,汉人为末等。

如果胡人杀害了汉人,那么不需要做出处罚。而汉人却不得不倾家荡产供养这些胡人。

甚至在军队没有粮草之时,汉人们还会再次经历一场又一场杀害,死去的汉人被称为“两脚羊”,尸体被烹煮之后充当军队的粮食。

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“五胡乱华”,也让整个华夏文明受到了不可估量的创伤。

当时的晋朝统治者无力抵抗,世家大族们也纷纷“衣冠南渡”,放弃了北方的领土,转而在南方建立东晋,继续自己的苟延残喘与门阀政治。

而北方则建立了五胡十六国,中国开始呈现出南北朝的局面。

虽然五胡十六国中也有类似北魏这种大力推行汉化、与汉人融合的强大政权,但是总的来说,大部分的胡人国度对汉文化依旧持一种排斥态度。

一个国家如果强大,那么自然会吸引许多外来的民族在当地通商生活,并且富强的国力也可以压制这些外来人口,让他们安分守己。

不过即使是在国家强大的年代,这些外来力量也很有可能成为隐患。著名的“安史之乱”便是如此。

安史之乱的领导者正是粟特人安禄山和突厥人史思明,虽然安史之乱的爆发也同当时唐代土地兼并严重、统治者逐渐昏庸有关。

但是这正好证明了,如果一个国家的力量出现的不稳定,那么这些外来的力量自然会趁虚而入,想要在你的国土上为非作歹。

惨痛的教训

当然,最为惨痛的一个教训就是在明朝。

明朝是一个对外十分强硬的国家,不仅“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”,而且大明276年从来没有以和亲换取和平。

同时在明朝末年,大航海时代开启,葡萄牙、荷兰等欧洲传教士和军队也首次通过海路与中国有了接触。

而欧洲人殖民者的野心在当时就已经突显,当时的荷兰殖民者因为一些冲突,与明朝进行了数次海上战争。

不过当时的中国并不是满清,所以它是一个强大且开明的国度,因此在与这些欧洲人的对战中全部胜利,最后逼迫荷兰与葡萄牙殖民者同大明签订协议。

不仅他们向大明赔付了大量金钱,而且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再打中国的念头。

不过明朝虽然对外持有强硬的态度,却是一个思想开明且包容的国家。

对于持和平态度的传教士,当时的中国人十分友好,而且对来自西方的宗教和科学学说非常感兴趣,不仅很多官员受洗,皈依了天主教。

而且还大力在朝廷中培养数学人才,让晚明时期成为了一个充满着新思想、新科学的时代。

然而这一切也被外来的一股力量打破了,那就是在多年以前收留的满洲人。

满洲人最初来自西伯利亚,是一个遥远的部族,后来由于天气的恶劣和物资的缺乏,让他们一路迁徙到了俄罗斯和中国东北地区。

当时的满洲人只是零零散散的一些部落,而且生产力十分落后,看起来构不成大气候,于是明朝决定收留他们,让他们在辽东地区安家。

后来的满洲人得到安置后开始逐渐壮大,势力慢慢蔓延到了整个辽东,不过当时的满洲对明朝依然十分臣服,于是明朝干脆直接封他们为自己的大臣,让他们协助管理东北。

然而后来的情况大家也都清楚,这些满洲人趁着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爆发,山海关内一片混乱之时趁虚而入。

最初他们还肯装装样子,打着“为崇祯皇帝报仇”的旗号攻打李自成。

等到夺取了胜利之后,满洲人干脆也露出了真面目,不仅杀掉了崇祯皇帝遗留下来的儿子们和宗亲们。

还下令“剃发易服”、“圈地圈奴”等,让汉人舍弃自己拥有数千年历史的衣冠文化,转而穿满装、梳辫子。

同时还让许多原本是自由身的普通百姓成为了旗人领地上的奴隶,失去了自由和人的尊严。

后来为了防止西方的思想继续被汉人吸收,也为了压制汉人对他们进行精神奴役,满清统治者直接进行了臭名昭著的“闭关锁国”。

让中国同世界逐渐脱轨,成为了一个愚昧、落后的国家,并且为之后近代遭受列强入侵埋下了伏笔。

结语

虽然很多人觉得“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”这句话实在是太过武断且无情。但是这些话反而是祖宗们吸收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才总结出来的道理。

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反应在它的财富和军事实力上,同时也反应在它的文化自信上。

不过文化自信并不是一味不计后果地吸纳那些外来的东西,不论是人口还是文化,都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,否则只会给自己造成严重的代价。

从如今那些接受了难民的欧洲国家也可以看出来,中国如今的举动是明智的。

那些难民不仅频频在当地造成安全隐患,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犯罪率。

试想一下,如果把这种场景放到我们的祖国之中,将是多么可怕的场景。

在这里不得不感叹我们祖国的明智,以一个英明的举动避免了大麻烦。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每日青海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12018864号-37   联系邮箱:291 323 6@qq.com